江蘇省普通高校“專轉本”選拔考試大學語文考試大綱
江蘇省普通高校“專轉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普通高校“專轉本”選拔考試(以下簡稱“專轉本”考試)是普通高校全日制專科應屆畢業生升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的選拔性考試。根據考生考試成績,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按確定的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因此,試卷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作為“專轉本”考試的文科類專業考試課程之一,大學語文注重對考生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導考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從而有利于專科院校以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為重點的大學語文教學,有利于本科院校培養學養深厚的專業人才。
二、命題原則
根據普通高校人才培養對于文化素質的要求,大學語文“專轉本”考試命題將以江蘇省普通高校《大學語文》(專科)課程標準實施情況為基礎,以全國普通高校《大學語文》(本科)課程標準為要求,參考教育部《全國成人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大綱》(2011 版)對專科起點《大學語文》考試的規定,結合江蘇省近年來“專轉本”考試命題的實際,依照“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命制本課程試題。
三、考查內容
【考查目標】
1.考查學生在專科階段應掌握的漢語言文字基礎知識,重點考查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注重知識的轉化,提高對母語的應用能力,提升對母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考查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句段和文本的能力,重點考查學生自主閱讀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進行文本分析和賞析。
3.考查學生應用文的寫作能力,即通過任務驅動,結合生活和學習現實,撰寫應用類文章的能力,引導大學語文在厚基礎的同時,加強對現實的關注,增強課程教學的實用性。
4.考查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想、情感表達的綜合能力,引導大學語文教學在重視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同時,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考查內容】
1.語文基礎知識
1.1 語言文字運用
1.1.1 識記: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詞的音、形、義。
1.1.2 表達應用:根據不同語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辨析語意;正確運用常用修辭手法;依據現代漢語語法和語用規則,判斷語句表達的規范性、邏輯性以及感情色彩等;根據句段的整體性概括大意或主旨。
1.2 文學和文化常識
1.2.1 識記:識記古今中外文學史上著名作家的名號、國別、時代、代表作及文學成就;識記中國文化知識,識別不同文化現象的類別和意義。
1.2.2 分析綜合:辨析詩詞名句的思想或情感內涵;歸納、對比作品的體裁、題材和風格;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內涵;運用文學史知識的綜合和遷移,判斷和評價有關文學或文化現象。
2.閱讀理解
2.1.現代文閱讀
閱讀鑒賞文學類文本或閱讀評價論述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包括小說、散文等。論述類文本包括雜文、論文、評論等。
2.1.1 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概念以及句子的含意。
2.1.2 分析綜合: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文中的觀點;分析文章的主要寫作手法。
2.1.3 鑒賞評價:分析作品形象,闡發作品內涵,領悟作品藝術特色;解析文章的寫作手法;評價文章的價值判斷或審美取向。
2.1.4 探究:從特定角度和層面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或時代意義;探討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發掘文章在思想性、學術性、藝術性等方面的價值;對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2.2 文言文閱讀
閱讀文質兼美的文言文。
2.2.1 識記:識別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識別常見的通假字和古今字。
2.2.2 理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2.3 分析綜合:辨析句或段的意義;歸納句或段的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分析文章使用的寫作手法。
3.古詩詞鑒賞
閱讀鑒賞思想性和藝術性并重的古典詩詞作品。
3.1 理解:理解作品中的詞、句的意思;辨別作品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詩詞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詩詞藝術手法包括:押韻、對仗、用典、象征、賦、比、興等。
3.2 分析綜合:理解并闡釋作品中重要的字、詞、句的藝術效果;分析重要意象的情感內涵;把握全篇的情感與思想。
3.3 鑒賞評價:賞析作品形象和思想感情,領悟作品藝術魅力;評價作品的審美價值取向。
4.寫作
4.1.應用寫作
了解各種應用文的文體規范,選用恰當的文體,撰寫應用類文章。
要求:符合文體要求,達到所設定的寫作目的;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
4.2.基礎寫作
能運用適當文體樣式,撰寫記敘類、議論類和抒情類文章。
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基礎等級:符合題意和文體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摯;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
發展等級:深入事物或現象的本質,揭示其內在的邏輯關系,觀點具有啟發性;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創之處,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
(二)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查內容 | 分值 | 占比 |
語言文字知識和應用 | 15-18 分 | 10%-12% |
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 | 6-9 分 | 4%-6% |
文本思想情感理解和探究 | 12-16 分 | 8%-10.7% |
文本主要手法辨析、作品藝術性鑒賞理解 | 12-16 分 | 8%-10.7% |
應用文體知識和應用 | 20-21 分 | 13%-14% |
基礎寫作 | 70 分 | 46.6% |
(四)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 | 題量、分值 | 占比 |
單選題 |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 10% |
閱讀理解 | 約 10 小題,共 30 分。其中選擇題 6 小題,每小題 2 分;簡答題 4 小題,共 18 分。 | 20% |
古詩詞鑒賞題 | 3 小題,每題 3~6 分,共 15 分。 | 10% |
寫作題 | 2 小題,共 90 分。其中應用寫作 20 分,基礎寫作 70 分。 | 60% |
(五)試卷難度結構
較易題約占 30%,中等難度題約占 50%,較難題約占 20%。
五、其他
本大綱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本大綱自 2022 年開始實施。